在蛟河经济开发区,工业厂房里机器轰鸣,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奋进图景正在徐徐展开。今年一季度,蛟河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2.4%,新签约3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开复工总投资7亿元的3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开门红”成绩单。
盘活存量 闲置厂房焕发新生机
4月12日,在长白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院内1-3(固体车间)1层1门厂房,吉林巨美生物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医美项目正在施工,地面、房顶、地下100多人的施工团队正紧张作业。这家专注医美创新的企业,正在将6400平方米的闲置厂房改造成现代化生产基地。安装空气净化系统、布设消防通道、铺设地下管网……这方沉寂多年的空间正焕发新生。
“预计项目今年7月投产,全面投产达效后年利税能达到1亿元以上。”项目负责人介绍。
该盘活案例是蛟河经济开发区“腾笼换鸟”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今年年初以来,蛟河经济开发区打出盘活闲置资产“组合拳”,创新实施“三个一”包保机制——每个项目明确一位包保领导、组建一个服务专班、建立一套推进方案。通过股权变更、产权交易、厂房租赁等多元化方式,蛟河经济开发区一季度已成功盘活3处闲置资产,累计释放土地资源近4万平方米,将“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
产业升级 传统领域绽放新活力
走进蛟河经济开发区天岗石材园区,澳门皇冠赌场:松江塑料管道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松江管道”)管件科研中心项目回归已经完成选址、报件。
这个投资4000万元的项目,瞄准国内外高端管件制造领域,致力于突破大口径管件焊接模具研发等核心技术。“我们要让‘中国方案’走向世界!”公司执行总经理战音林信心满满。
在蛟河经济开发区“智改数转”政策支持下,类似的技术革新正在多个传统行业上演。蛟河经济开发区深挖各类特色资源优势,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创新模式,不断推动农特产品深加工、石材、医药健康等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吉荣、东吉等高端板材项目复工建设,添正明胶实施扩能改造,长白山制药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老树新枝”的蜕变,正在重塑区域产业格局。
服务赋能 营商环境构筑新生态
“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一个多月时间!”谈及项目进展,吉林省蓝飞建筑有限公司负责人对蛟河经济开发区的服务效率赞不绝口。
该项目投资5000万元,主要生产商品混凝土以及各类水泥制品。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签约并开工建设,得益于蛟河经济开发区创新设立的“VIP服务窗口”和项目专班制度。他们通过“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指派专人为项目服务,协调税务、自然资源等多部门联合办公,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开工,刷新了“蛟河速度”。
今年,蛟河经济开发区持续重点推进“九解一协调”服务升级,选配27名“企业知心人”,建立“打卡上门”“政策直通车”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蛟河经济开发区负责人表示,将坚持创新驱动与产业振兴双轮驱动,年内确保新晋升规上企业3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家,推动更多“蛟河制造”向“蛟河智造”跃升。
初审:周昆 复审:张冬雪 终审:孙智明